View Categories

聖經男人系列 — 猶大:她比我更有義

2 min read

簡祺亮

猶大的經歷

猶大是雅各的第四個兒子,從利亞而生,意思是讚美,在利亞第四度產下男孩後,讚美耶和華的恩慈。猶大雖不是長子,但在約瑟被賣和維護便雅憫的事件上,扮演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。他不理會兄長流便的建議,建議弟弟約瑟賣給外邦人。在約瑟被賣後,他選擇離開父母,離開眾弟兄,隻身到迦南地生活,娶外邦女子為妻及生兒育女。是逃避?是不歡而散?是遠走高飛,離開多事之地?後因兒子和媳婦的原故,在他的生命中,又要面臨另一次嚴重的挑戰和抉擇,神顛覆他生命中的「現實」。
經歷媳婦他瑪事件後,他又重回自己父親的大家庭。猶大在往埃及糴糧事件上「脫胎換骨」,前後判若兩人。他的痛苦經歷讓他從新思考和反省自己的人生意義、價值觀,和人際關係。他選擇勇敢面對挑戰,耐心開解老父,勇於領導眾兄弟,樂於承擔一切後果,甚至願意犧牲自己,以命賠命,以自己的生命,抵上曾視之為敵人但如今視為至愛親人的生命。
聖經將猶大的心路歷程鋪陳在讀者面前,讓我們理解這個「問題」人物如何經歷反省、改變和更生,從而能夠超越眾弟兄,成為他們的領袖,及承受神賜予莫大的福份。在雅各臨終對各兒子宣講的祝福中,猶大支派的前境明顯地比眾弟兄美好,所得的福份遠超眾人。

雅各的「記略」

猶大的「小插曲」出現在約瑟的故事中,表面上顯得格格不入,更好像節外生枝。為什麼要在約瑟的故事中加插猶大的片段呢?這個問題可能問錯了!第一,那部份不是約瑟的故事。創世記的末段(37-50章)是雅各的「記略」(35.2),不是約瑟的歷史。(記略這字的希伯來文Toledo在創世記出現了13次,其中11次被選用作標題,中文和合本聖經分別以「來歷、後代、家譜和記略」翻譯這個字,用作介紹天地,亞當,挪亞,閃、含、雅弗,閃,他拉,以實瑪利,以撒,以掃和雅各的歷史。)
第二,猶大的部份絕對不是可有可無的「濕碎」間場故仔。聖經作者嘗試告訴我們,為何表面寂寂無名和有「何德何能」的猶大,可以與約瑟平起平坐,甚至凌駕其上,承受如此重任,獲得如此豐盛的祝福,更在整個以色列的歷史上,扮演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。
第三,在雅各的「記略」中,約瑟的故事實佔很重的比例。除了介紹約瑟自己外,其實重點更可能是要交待以色列民族為何會在埃及寄居幾百年之久。所以創世記所論述的最後一個「後代」是記錄雅各的後代,是記錄以色列整個民族的將來,不是純粹介紹個別人物。如用這角度,就絕不會覺得猶大的故事是「外加」的,甚至是「多餘」的了。

猶大的三個回轉:兒媳、父親、弟弟

兒媳他瑪

從前猶大視媳婦如「掃把星」,如「豬凳」,視她是家族的破壞者,甚至視她是支派的「滅門人」。為保證支派永存,為保證家族興盛,為保證能延續以色列民族的生命,他瑪一定要被「叮走」,一定「無得留低」。這就是猶大的「天經地義」和「大義滅親」的態度。相反,兒媳同樣視她要與猶大家傳宗接代為己任,為她的「天經地義」,所以她的義與猶大的義絕對水火不容,沒有商榷的餘地。但猶大的過人之處是,在他經歷了這個事件後,他終於明白和願意虛心的承認,他瑪的心遠超自己的心,她的正直和公義比自己強。他本將一切的苦痛歸咎於兒媳他瑪,但現在轉而對她稱讚有嘉,本認定兒子的死是他瑪帶來的禍,但現在自慚形穢,自愧不如,明白罪在自己和在自己對兒子教導無方之故。猶大終於向世界宣布:「她比我更有義」。好一個勇敢可愛的「大」男人!

父親雅各

在猶大的心目中,父親是四個女人的丈夫,是十一個兄弟姊妹的父親,盡享齊人之福。但父親對妻子和兒子的極度偏愛,種下了家庭不和,怨恨,甚至兄弟鬩牆,手足相殘的禍根。為報復父親的偏愛,為除去眼中釘,眾兄弟向約瑟下了毒手。事後,猶大離鄉別井,遠走異邦,選擇離開自己的家人,過一個流浪異鄉孤單的生活。是逃避?是弟兄間內訌?是不能忍受父親因喪失約瑟的哀傷?是已覺失去家庭的溫暖?甚至是內疚?但在他瑪的事件後,猶大重返故鄉與父親及家人相聚。在拯救便雅憫的事件上,猶大在與宰相約瑟的對話中,真接提及父親十三次,詳細講述父親的傷痛、憂慮、恐懼、悲哀和淒慘。從前猶大仇恨父親,以至不惜以傷害他的至愛兒子作為報復,以欺騙他作為補償,因他認定全是父親的錯。但如今他不單不再埋怨和仇恨父親,更處處為他設想,以他的福祉為己任。一個本來深深痛恨父親的猶大,終能放下多年的怨忿,放下自我,化恨為愛,以老父的心為心。好一個體貼的「孝子」!

弟弟便雅憫

從前猶大痛恨萬千寵愛在一身的弟弟約瑟,以除之而後快。但吊詭的是,如今不單保護這個同樣受父親寵愛的約瑟的親生弟弟,和是自己生母的對頭的「拉仔」,更願意以命換命,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存弟弟的生命。猶大從不理他人生死,轉變到擁有無懼無畏的犧牲精神,從以剷除「異己」為目標,轉為以維護「血濃於水」的親情為己任。好一個感性、威猛的「大佬」!

猶大:一個不折不扣的「勇者、戰士 Warrior」1

「勇者」之態度最為人尊敬和歌頌。這類人不懼環境、不怕艱辛,勇字當頭,樂意承擔。以大無畏精神面對人生的挑戰、以樂天的心境去享受奮鬥的成果。他們處變不驚,永不言敗,憑著再接再厲的勇氣,邁步向前,奔走神賜予的生命。猶大「認衰認錯」,不單打倒了昨日的他,更能紓尊降貴,放下身段,向備受棄絕的兒媳道歉。猶大可以選擇做一個「一不做二不休」的「毀滅者」,或可以做一個「盲俠懦夫」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。但他「拒絕被動」,主動出擊,選擇面對問題、面向挑戰。能夠拿出這樣的勇氣,談可容易!就算在現今男女較為平等的年代也不常見,何況在古時以男人為絕對權力中心的社會,這種行為真可誇張的說,是「驚天地、泣鬼神」之作。好一個殿堂級的人馬,真男人的典型和模範!

猶大的結局

聖經新舊約對猶大作出了極高的評價和祝福。雅各在其臨終時向眾兒子的祝福中提到「猶大的眾弟兄們必讚美他,必向你下拜」,他們必以他為首為主。歷代誌上稱讚猶大「…勝過一切弟兄」,在眾人中奪穎而出,成為眾支派的領袖。希伯來書更指出:「我們的主(耶穌基督)分明是從猶大出來的」,救主彌賽亞竟也是猶大的後裔,這是猶大的何等大的福氣。聖經描述人經歷神的教導、磨練、憐憫和恩慈等後的蛻變和成長。在常人的心中,「江山易改,本性難移」,但在神凡事都能。

賣耶穌的猶大

相比雅各的兒子猶大,出賣耶穌的猶大就選擇了一個「被動」的方法。他放棄悔改回轉、歸義歸神;他忘記了先知約拿的宣告2:「我知道你是有恩典、有憐憫的神、不輕易發怒、有豐盛的慈愛、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。」;他也沒有像先知哈巴谷的向神禱告3:「在發怒的時候以憐憫為念In wrath remember mercy。」當然我們不能讓歷史時光倒流,但我們深信,當我們願意誠心向創造天地萬物的神,向一個在出埃及記自我宣稱:「…耶和華、耶和華、是有憐憫、有恩典的 神、不輕易發怒、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。為千萬人存留慈愛、赦免罪孽、過犯、和罪惡.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、必追討他的罪、自父及子、直到三四代…」的神懊悔認罪時,神必守約施慈悲和憐憫,赦免和拯救。

猶大的蛻變和重生

一個本只顧自己的前途,不理他人生死的人,
一個本只顧自己的家庭,不理他人幸福的人,
一個本只顧保障自己家族聲譽,不理他人痛苦的人,
一個本只深信自己有義,不理他人義正辭嚴的人。
竟變成
一個勇於承認錯誤,甚至謙卑屈膝懊悔的人,
一個勇於承擔責任,甚至願意犧牲自己幸福的人,
一個充滿愛心,不再自我,甚至願意成為他人奴僕的人,
一個大徹大悟,洗心革面,義薄雲天的人。
人必須悔改回轉、人必須歸義歸神,這豈不是聖經的主線,豈不是神的心意,更豈不是神對人的期望!

  1. 請參閱真理報2008年6月版Awaken Souls甦靈男人事工:「男人的心態the Faces of Manhood」的文章。
  2. 約拿書四章二節
  3. 哈巴谷書三章二節
  4. 出埃及記三十四章六至七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