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iew Categories

聖經男人系列 — 該隱

3 min read

簡祺亮

該隱

該隱是亞當和夏娃的長子,創世紀第四章記載夏娃產該隱時的興奮和雀躍。

該隱與他父親亞當相似,同樣擁有幾個第一:第一個由人生產/創造的人、第一個聖經記載獻祭給神的人、第一個兄長,和可惜的是,第一個謀殺犯。

該隱務農,亞伯蓄牧,各有所長,各有所好。該隱主動的用獻祭向神表達敬意。聖經沒有記載亞當和夏娃有獻祭的行為,所以該隱可能是第一個用這個方法與神溝通和聯繫。他選擇用自己的農產品向神獻祭,但無奈,神不接納其祭物,反喜悅其弟的供物。該隱對神的反應極表不滿,更不服神對他的批評和勸諫。他不單不接納神對他的建議和警告,更沒有選擇回應神對他的忠告。反之,他將忿怒發洩在弟弟身上,將其殺死。

該隱須要承擔其罪行,被神放逐離開家園,流離飄蕩在地上。但他不滿神對他的處理方法。神雖然沒有更改刑罰,但為該隱的原故,替他安排了保護措施。該隱離開耶和華的面後繼續自我繁衍。

  1. 該隱向神獻祭的動機在那?為什麼要用獻祭的方法來接觸神?
  2. 聖經沒有記載亞當和夏娃有獻祭的行為,是否因他們與神有直接無間的接觸,所以便可免去這繁文縟節?
  3. 如該隱是第一個獻祭者,他可能掌握不到神的要求和神喜悅的事情?不知者不罪,神是否太嚴苛?
  4. 你會否問:
    a. 心意、情、物件,孰輕、孰重?神不是看重人的內心多過看重人的行為嗎?
    b. 為什麼神這樣挑剔,不欣賞該隱的敬意,反要執著獻祭禮品的規格?
    c. 神作為收禮物者,應否以情為重,悅納送禮者的心意,不應斤斤計較禮物的種類?
    d. 但神作為收禮物者,有沒有權去設定人向他敬拜的模式,和拒絕接受他認為不合適的奉獻?
    e. 誰決定人與神交往和相處的方法、模式和規範?送禮、奉獻者是否不需要考慮接受者的要求?
    f. 但這會否出現禮儀主義,禮教食人的問題?
  5. 該隱是否明白神對他的批評?他是否知道真正的問題所在?
  6. 該隱不服神對他的批評和建議的原因在那?為什麼該隱要堅持己見?試探討他自辯的論點?
  7. 該隱為什麼要將怒氣發洩在弟弟身上?此事與亞伯有什麼關係?
  8. 神接納和欣賞亞伯的舉動是否該隱殺弟的導火線?
  9. 該隱是否真的沒有其他選擇,除滅亞伯而後快是唯一方法?(參約瑟與眾兄弟。)
  10. 該隱作為兄長是否有責任、是否必須照顧弟弟?
  11. 該隱有沒有力量去改變自己?
  12. 該隱不滿神對他的判刑,刑與罪不等,認為太重。你贊成嗎?如你是該隱,你會如何判決自己的刑罰?如你是神,你又會如何判刑?
  13. 神在該隱投訴後所作出的行動,是否証明該隱的理據正確,神的判斷有偏差?
  14. 於是該隱離開耶和華的面是什麼意思?
  15. 該隱建城的目的何在?
  16. 拉麥是什麼人?他的言論如何與該隱拉上關係?

Awaken Souls 男人查經系列 – 該隱

  1. 該隱:強弱機危(SWOT)的處境分析
    a. 強(Strength優勢/成功)
    b. 弱(Weakness弱勢/失敗)
    c. 機(Opportunity機遇/夢想/異像)
    d. 危(Threat隱憂/潛伏的困擾)
  2. 該隱的困擾/困惑
  3. 該隱的形相The four face of manhood of Cain
    a. 帝王之相king (暴君/躁君tyrant、敗君/昏君abdicator)
    b. 勇者之相 warrior (毀滅者destroyer、懦夫quitter)
    c. 仁者之相 lover (批判者critical、冷漠者cold)
    d. 友賢之相 friend (利己者user、孤獨者loner)
  4. 該隱是否盡了責任? (3 W – the Will of God, a Work to do, a “Whom” to love)
    a. 神:服從神a resolve to obey, God’s will
    b. 責任:努力作工a work to do.
    c. 愛、關懷、保護、領導
  5. 該隱是個真男人嗎?
    a. Rejects passivity拒絕被動、爭取主動
    b. Accepts responsibility承擔責任、多作主工
    c. Leads courageously勇於領導
    d. Expecting the greater reward. God’s reward. 期盼獎賞、等候榮耀冠冕。
  6. 該隱的前境:重新成為真男人/重建成功/勝利/得勝的生活triumph
    a. 回顧 look back
    b. 放下傷痛unpack wounds
    c. 前瞻 look ahead
  7. 該隱的得、失;成、敗
    a. 得
    b. 失
  8. 該隱需要處理的問題
  9. 該隱的評價—錯誤/正確的決定
    a. 錯誤
    b. 正確
  10. 該隱的見証
  11. 神奇妙的作為
  12. 該隱的結局Finished well?
  13. 回應/反省

「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?」

簡祺亮

該隱是亞當和夏娃的長子,創世記第四章記載夏娃生產該隱時的興奮和雀躍。該隱與他父親亞當相似,同樣擁有幾個第一:第一個由人「創造」的人、第一個聖經記載獻祭給神的人、第一個兄長、和可惜的是,第一個謀殺犯。該隱務農,亞伯蓄牧,各有所長,各有所好。該隱主動的用獻祭向神表達敬意。聖經沒有記載亞當和夏娃有沒有獻祭的行為,所以該隱可能是第一個運用這個方法與神溝通和聯繫。他選擇用自己的農產品向神獻祭,但無奈,神不接納其祭物,反喜悅其弟的供物。該隱對神的反應極表不滿,更不服神對他的批評和勸諫。他不單不接納神對他的建議和警告,更沒有選擇回應神對他的忠告。反之,他將忿怒發洩在弟弟身上,將其殺死。

該隱須承擔其罪行,被神放逐離開家園,流離飄蕩在地上。但他不滿神對他的處理方法。神雖然沒有更改刑罰,但為該隱的緣故,替他安排了保護措施。該隱離開耶和華的面後,繼續自我繁衍。

該隱的「強弱機危」處境分析

強者該隱 該隱是第一個由人「生產」或「創造」的人,父母親的興奮可想而知。該隱在眾生中的地位也無可比美。但他沒有因此自恃,反之主動選擇以獻祭的方法與神交往,向神表達敬意。甚至可能以長子的身份,重新開展一套與神溝通的系統,彌補父母的過失,重建與神和好的關係。

該隱的成長 他的成長有否受父母的不和、因美好家園的失落、須流汗才可糊口的生活所影響?有沒有因在這緊張的家庭關係中,衍生與弟弟亞伯比較和競爭的氣氛?更會否因此產生一個選擇以強暴的方法來解決困難的心境?雖不宜罔下結論,但原生家庭對子女產生的影響,比我們想像中深遠和利害。

該隱的機遇

該隱主動與神建立,或甚至代表父母重建關係的行動,值得我們學習。但在本可更上一層樓的機會中、反成了他的網羅。他不能接受神不喜悅他的禮物,更不接納神的提醒和警告。為何一個契機會急轉直下,成為一個危機?如你是該隱,你會如何處理這個「死結」?該隱的選擇不單沒有解決問題,更令他泥足深陷。真的「一子錯滿盤皆落索」!本帶著「和好」的心境開始,但最終以「敵對」的心態結束。

誰的錯?

神不悅納的該隱的祭物原因是什麼?是該隱掌握不到神的要求和喜好?或他自以為是,以自己的心為心,任意而行?或神是否太嚴苛和挑剔,重視物件(things) 多過重視人(people)?神作為收禮物者,應否以情為重,悅納送禮者的心意,不應斤斤計較禮物的類別?但神有沒有權去設定人向他敬拜的模式,和拒絕接受他認為不合適的奉獻?人可否按自己的喜好獻祭,且一定要求神照單全收?誰可以和應該決定人與神交往和相處的方法、模式和規範?這些問題不容易解答,但神沒有因此責罰該隱,只要求他作調整和改變。

該隱的態度(Faces) 1

該隱流露出一個「暴君」的態度,心高氣傲,自以為是。不單不考慮神作為被敬拜者的要求,更漠視神對他的忍耐和忠告。聖經雖沒有交代,神不接納該隱祭物的原因,但神的心意,起碼在事後已清楚向該隱言明。該隱不單不回轉和改善,更變本加厲的挑戰神,將被神親自讚許的親生弟弟置之死地。這種「懦夫」行徑,本以為可以藉清除神喜愛的人,從而向神報復,這豈不是自掘墳墓嗎?「馬太福音」二十三章形容該隱是流義人亞伯的血的「毒蛇之種」,「約翰一書」更描述他的惡行屬於「那惡者」。我們不容易明白,為何該隱會下此毒手?是否他執迷不誤,抱著「我得不到的,你也妄想得到」的心態?神向該隱查問亞伯的情況,其實是「明知故問」。但神還期望為他留有餘地,給他一個最後悔過的機會。但該隱的回答實理屈詞窮,使神失望和痛心。

該隱是否盡了責任?

該隱主動獻祭的行為值得欣賞,但他對神的信服和信靠就一無是處。不單不回報神的容忍,更不感謝神的好言相勸。神雖不接納該隱的獻祭,但他給該隱提供一個轉機。只要該隱「行得好」,神就會悅納;只要該隱「制伏」罪,他就可以得勝。可惜的是,該隱對神的「循循善誘」置若罔聞,更反其道而行之。可悲!

該隱是個真男人嗎?

該隱曾嘗試爭取主動與神聯繫,但稍經挫折後,不單沒有「拒絕被動」,直接與神溝通,反選擇一意孤行的與神對抗。該隱沒有承擔起看顧和愛護兄弟的責任,反視同敵人,殺之而後快。東窗事發後,仍沒有半點悔意,更不願意承擔惡果,反還與神力抗到底,投訴神的不是。該隱本是長子,大有作為,理應繼承父業,領導族人,但他沒有把握這個機遇和恩典,結果步父親的後塵,被逐離開神。他得到了什麼?本可經一事、長一智,從錯誤中學習了解自己和服從神。但事與願違,本可以得到的獎賞反成了懲罰。

該隱的成敗得失

你會如何評價該隱這段經歷?該隱的成功在於他願意主動的接近神,該隱的失敗在於他不服神對他的批評。為什麼該隱要堅持己見,一直與神對抗到底,實令人廢解?但可悲的是,他的固執令他失去所有—神、家人、自由和前途;他的自傲令他萌生殺機;他的忿怒令他錯失了神善勸的良機;他的不服從令他被罪惡勝過;他的埋怨令他更進一步遠離神。

該隱的見証

該隱理直氣壯,強調自己的是,反證神的不是、不合理和不公平。中國先賢孟子有云:「不怨勝己者,反求諸己而已矣。」該隱不單沒有反省自己不足之處,反歸咎失敗於弟弟亞伯,甚至要取去他的生命。相反,神沒有放棄該隱,還不斷的給該隱反省和思索的機會,好讓他回轉。神在該隱「埋怨」其判詞太「苛刻」後,仍替他張羅,足以證明保羅在羅馬書所說,神是一個「發憐憫的神」。

該隱的結局

該隱對神不服氣和不服從的後果,是要過流離飄蕩的生活。但這未必是意味著神離開他,甚至離棄了他。聖經記載該隱離開耶和華的面。這只是單單描述他遷居別處,或是道出該隱的心境,就是要與神劃清界線,擺脫神的控制,遠走高飛。該隱自立門戶,結婚生子,建立自己的家園和事業。該隱更建造了一座城,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,或是為要與神分庭抗禮?這個就不可而知。該隱的事件并沒有於此劃上句號,他的問題繼續延誤後代。此話何解?該隱五世孫拉麥的「豪情壯語」,正反映出他對神和對人的態度,比祖先該隱更變本加厲,更不可一世,更囂張跋扈。誰種下的禍根?相信該隱也難辭其咎。

回應和反省

該隱的經歷對我們有什麼啟示?我們不得不接受,神有自己的原則和標準。

人與神交往,也不能不依循神自己定下的方法。神對人有要求,但同時亦讓人有參與的空間。神沒有因該隱發大怒就懲罰他,因他并沒有犯罪。如該隱能「含怒不到日落」,耐心的聆聽、思想神的提醒和服從神的勸告,相信他可以免於泥足深陷。讓猶大書一章十一節:「他們有禍了.因為走了該隱的道路」的話,成為我們行事為人的鑑誡。

  1. 請參閱真理報2008年6月版Awaken Souls甦靈:「男人的心態the Faces of Manhood」的文章。

更新 (週三, 23 十二月 2009 22:0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