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iew Categories

2008週年研討會 – 男人的蛻變,成長與更新

3 min read

家庭的蛻變,成長與更新

陳琛儀牧師

(節錄自「Awaken Souls甦靈男人事工」於2008年9月27日所舉辦的「蛻變,成長與更新:男人,家庭與教會」周年大會。由本會編輯整理。)

不再作小孩子

「我作孩子的時候,話語像孩子,心思像孩子,意念像孩子,既成了人,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。」(哥林多前書13:11)

「弟兄們,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。然而,在惡事上要作嬰孩,在心志上總要作大人。」(哥林多前書14:20)

「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,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,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,飄來飄去,就隨從各樣的異端。」(以弗所書4:14)

十八、十九世紀的英國,使用煤炭是十分普遍的現象,運送煤礦主要是依靠船隻。許多唯利是圖的煤礦商人,為了能獲取更多的利潤,卻罔顧水手們的生命安全,把煤炭盛得滿滿,船舷離水面只二至三尺高,船隻幾乎要沉下去似的。如果天氣不好或刮起大風浪,就容易沉沒。對於水手來說,生命完全得不到保障;對於商人,或許可以從保險賠償中獲得更多的補償。當時一位名叫普林索(Samuel Plimsoll)的商人對這種為牟取暴利,罔顧他人生命的現象十分不滿。於是競選進入國會,希望透過立法改變這種現象。他提議根據不同的季節、水域的差異等環境的因素,以科學的方法,在船上劃出一條綫,規定船隻的最大裝載量。他的提案得到國會的通過,這便是著名的普林索綫(Plimsoll Line)。所有的水手對他感激不盡,稱他為「水手之友(The friend of all the sailors)。」

普林索作了一件偉大的事。船隻有了這條綫作為標準去依從,航行就安全穩妥了。如果人生也像船一樣,有一條的普林索綫,有一個標準,知道對錯的界綫在那裡,在行走人生的路時就容易得多了。

男士如果知道有一個標準,明白上帝要我們作甚麼,而常常作出調整,遵守符合上帝的標準,行走人生的路時就容易得多了。我們就能清清楚楚地、有信心和成功地行完這條人生的道路,我們就不會半路中途沉船,或遇到風浪時要跳海逃生。盼望透過聖經的教導,明白祂給作為男性的標準是甚麼,從而有所更新、成長和蛻變。

聖經有這樣的記載…「保羅說我們作孩子時候,話語像孩子,心思像孩子,意念像孩子。既成了人(做了成人),就把孩子的事掉棄了。」這段經文中有幾個詞是值得我們去留意的──「話語(Talk)」、「心思(The way you think)」、「意念(Reasoning)」。

讓我們回憶一下作孩童的時候。許多的「話語」都很直率,時常得罪人,亦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。孩子的「心思」總是以自我為出發點,想要就要,自己永遠是對的。「意念」是指作決定的時候,小孩子是不會經過深思熟慮的。所以,我們既已是成人,就當掉棄這些像小孩子般的行為,不單是放棄,而是肯定和徹底地棄絕。

生命要蛻變更新,就必先要明白上帝在「話語、心思和意念」這幾方面對我們的心意是甚麼。曾有兩位基督徒作家兼牧師,根據聖經《創世記》第三章,總結出男性在上帝心目中應有的四種角色。

第一,男人應該是一個君王。

在上帝創造人類時,先是創造男人,他肩負起帶頭和領導的使命,並擔負著管理和治理大地的任務,這豈不是一個僕人君王的工作嗎?君王負責供應和帶領,所以我們做得好便能領導及關懷別人。如果我們做得不好的時候,就會將我們所擁有的權柄對周遭的人造成壓迫。

第二,男人是一位勇士。

上帝告訴亞當,如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,後果是「吃的那日必定死」。這說明伊甸園雖好,但亦存有一定的危險性。換句話說,亞當要成為勇士保護妻子。勇士是要保護弱者,為正義爭戰的,所以必須要有勇氣,還要有捨己的精神,就是說要學習基督愛教會,為教會捨己一樣,愛你的妻子。作為勇士也需要學習服從(順服)總指揮(上帝),而不是順從自己的心意。如果我們沒有了勇士的條件,就會變得畏縮懼怕,苦待和憎恨他人。懷著仇恨的勇士是十分可怕的。

第三,男人是勸慰者和教師。

上帝將始祖亞當安置在伊甸園,已明確吩咐他,甚麼是可為,甚麼是不可為(不可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),這是他的責任。他應看重上帝的吩咐,並有足夠的知識去教導、引領及勸慰妻子夏娃遵守上帝的話語。男人應該成為家庭和各人的榜樣,但許多時候我們不肯接受操練,輕看屬靈的事,甚至成為一個消極的人,那又如何去帶領、勸導及鼓勵別人呢?

第四,男人是妻子的摯友。

上帝說亞當一人獨居不好,為他造了一個配偶幫助他。與配偶建立關係,成為摯友。男人作為摯友,就應該開放自己,主動關懷別人,而不是將自己隔離,變得極端和孤獨。

從以上四個方面,我們便能明白上帝要求男性是扮演怎樣的角色。

你是否是一個君王,帶領著你的家庭,帶領著你的教會,帶領著你的下屬;當魔鬼的引誘來到時,你是否願意做一個勇士,為你的家人與魔鬼爭戰;當你的家人遇到困難,開始不愛主,對各樣事情失卻熱心,你能否站在他們的身旁給予勸慰,以自己的榜樣引導他們;當男仕進入中年,許多時候容易將自己封閉,但上帝的心意是要我們放開心胸,建立關懷的網絡,你是否願意成為能彼此扶持的摯友。

男仕們要蛻變,要成長,就不能再像小孩,我們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去一同重新思想。這六方面都與男人的基因及做君王、勇士、勸慰者及摯友有關係的。

一.學習做新事(do something new)

因為社會不斷地在改變,每個人亦會隨著各樣的經歷、年齡的增長等因素而在性格、喜好、對人和事物的態度上有所不同。我們如何去改變自己面對周圍亦在改變的人和事呢?就是要學做新事。以夫妻關係為例,原本一直關係融洽,成為別人眼中的模範夫妻,我們就覺得這便是婚姻關係最好的狀態。但突然有一天,相安無事的關係破碎了,因為我們不了解「最好的狀態」其實只是短暫的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雙方都在改變,如果仍用過去的方式來相處,就會出現問題,因為不明白我們要常常學做一件新事。正如聖經說,不要將新酒放在舊皮袋裡。新酒是指未發酵或發酵不足的酒,新酒放在皮袋中會繼續發酵,將皮袋撐大定型。如果再將新酒放入已漲大變硬的舊皮袋中,皮袋就會破裂。這個例子告訴我們,要學做新事,就不能用舊的方法,要用新的方法愛我們的家庭、新的方法去事奉、新的方法對待同事等。

生命要更新和蛻變,要學做新事,首先要求上帝擴展的我們的心。擴展是會痛的,但不要怕,因為我們靠著神的恩典和幫助,是有足够的能力、體力和靈力去做新事的。

二.願意為真誠而冒險

因為人有恐懼而躲避;避談心中的失敗、恐懼、壞習慣等是人之常情。男士因恐懼會帶來三種的表現,是必須要面對和改變的。

  1. Defensive(自我防衛)
    我們不想,甚至害怕別人指出自己的錯誤,為了保護自己,對家人、朋友、同事,會採取不想說、不用說,也不願說的態度。
  2. Distancing(保持距離)
    男性對感性的反應存有一種誤解,若在別人面前流露真感情,就會被人嘲笑或看不起。結果把自己的感受和真性情埋藏於心底,與人保持距離,讓人猜不透,摸不著,為與人溝通築起隔膜。
  3. Demanding(要求多多)
    一個欠缺安全感的人,無論對人或對事都有很多的要求。害怕別人比自己強,比自己能幹,提出許多的意見去抬高自己。結果變成一個蠻不講理的人。

如果心中有這些東西攔阻我們生命更新蛻變的,就求上帝溶化我們的心。就像煉金一般,讓火把當中的雜質燒盡,除淨我們生命中的恐懼、壞習慣等。只要我們按著聖經的教導,彼此認罪,互相代求,祂必使我們得醫治,賜我們足够的能力對付心中的黑暗。

三.學會與情緒共舞

情緒並不是一件壞的事情,而且人人皆有。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情緒處理得好,便能化作生命的動力;相反則會消耗我們的心力。所以我們要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。聖經說:「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。……凡是真實的、可敬的、公義的、清潔的、可愛的、有美名的,若有甚麼德行,若有甚麼稱讚,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。」原來思想是可以控制我們的情緒的,而情緒又會主控我們的行為。

所以我們要學習與情緒共舞,不再怕它,不要為討好他人而壓抑自己的情緒,而是要明白自己在甚麼的環境下,會產生怎樣的情緒反應後,求上帝的恩典來幫助自己去克服,從重塑造我的生命。

四.學習饒恕

每個人都會犯錯,你的家人、朋友、教會及自己都會做錯事。對於別人蓄意造成的傷害,我們需要學習饒恕;而對於一些無心之失的錯誤,則要學習包容,做個勸慰者。要我們去饒恕那些傷害你的人確實不容易做到。饒恕並不是要我們當作甚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,也不是不追究或壓抑強忍讓它過去。但聖經告訴我們,申冤是在上帝的手中。你可能會問「為甚麼我不可申冤呢?這些事會影響我的一生。」其實每個人的生命藍圖是在上帝的手中,祂有更美麗的事情交給我們去做,祂擺在我們面前美麗的事才會影響你的一生。只要我們願意順服放手,學習 “Let go and let God”,上帝必為我們申冤。別人對我們造成傷害,會帶來不易忘記的傷痛、難過,甚至傷口長期不能癒合,我們可以求上帝醫治,不要讓這些傷害攔阻我們行前面更美好的路。

五.學習欣賞別人不同之處

人的成長背景、人生經歷對他的思維、性格、處事態度及價值觀等都會有所影響。面對身邊不同的人,我們不要去論斷,要將人小心輕放(handle with care),做一個摯友去與人相交。與自己性格背景完全不同的人交往和相處,自然容易產生磨擦和隔閡,但透過與這些人的相處,正正是我們學習做新事,讓生命更新,愛心增長的操練的良機。並不是像一些宗教所鼓吹的那樣,離群獨居,跑進深山裡修煉,不食人間煙火。耶穌說你要到世界裡面,但不屬於這世界。

上帝將不同的人放在我們身邊,必有祂美好的心意,是要透過這些人來磨練我們的生命。求上帝的愛充滿我們的心,不但愛那些可愛的人,更要以基督的心為心,學習欣賞、接納和愛與自己不同的人。

六.學習鼓勵和服侍人

人人都是自私的。男仕要真正的蛻變,就要離開自己的自私(awakening from our desire),仰望上帝,多去鼓勵人,服侍人。聖經教導我們要「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,勉勵灰心的人,扶助軟弱的人,也要向眾人忍耐。」藉著彼此的相顧,激發我們的愛心。

在舊約聖經中,當以賽亞先知在聖殿裡見到上帝的榮耀時,他說:「哀哉,禍哉,我滅亡了。」他為何如此的驚恐?因為在上帝的榮耀裡,原來覺得自己最好的東西,此刻都被上帝拆毀了。世界宣明會創辦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:“Let my heart be broken by what breaks God’s heart。”(讓破碎上帝的心的那些東西也破碎我的心)

要脫離自私的捆綁,就必須求上帝先破碎我們,拆毀我們,以上帝的大愛,去愛身邊的人;以上帝無限的能力,成為我們的能力;以祂的心成為我們的心。就如上帝的獨生愛子耶穌來到這個世界,不是要受人的服侍,乃是要服侍人,並且要作多人的贖價。主耶穌已經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。

結語:

上帝對我們男士是有標準的,並且要我們達到,在「話語、心思和意念」上不要再作小孩子。而是要──

做一個「君王」,供應這世界,帶領這世界;

做一個「勇士」,不再躲藏,懼怕;

做一個「教導勸慰者」,成為好榜樣,學習溝通,以生命影響生命;

做一個「摯友」,與上帝和人建立關係。

當我們說生命要更新成長,要蛻變的時候,我們就必須求上帝擴展我們的心,去學習做新事;求上帝溶化煉淨我們生命中的雜質,願意為真誠而冒險;求上帝重新塑造我們的感性,學會與情緒共舞;求上帝以愛充滿我們的心,學習欣賞別人不同之處;求上帝破碎及拆毀我們的驕傲,多鼓勵人、服侍人。

船隻要在航行中安全穩妥,需要遵循一定的標準和有明確的方向。

人生的路途亦是如此,我們的人生標準和方向,是從創天造地,又愛我們的上帝而來。